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财会信报消费 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召开党员(扩大)会议 学习研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 关于雨灾后食品安全的风险提示 记者调查部分口腔诊所 突然闭店中断治疗乱象

第3版:消费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8 月 07 日 星期四   03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 关于雨灾后食品安全的风险提示

近期,内蒙古自治区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雨水退去后,食品安全风险显著升高,极易引发食源性疾病。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现就灾后食品安全作出如下风险提示:

高度警惕主要风险

水源污染:

雨水可能污染饮用水源(井水、自来水设施等),携带致病性微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化学污染物(农药、化工品等)。

食品污染与变质:

受淹食品:被雨水浸泡的食品(粮食、果蔬、肉蛋、预包装食品等)极易被污水中的病原体和化学物污染;腐败变质:停电导致冷藏冷冻设备失效,肉、禽、蛋、奶、水产品、熟食等易腐败;包装破损:雨水冲击可能导致食品包装破损,失去保护。

霉变风险:

受潮或未完全干燥的粮食、坚果、干货等,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极易霉变产生强致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

交叉污染:

受灾的食品加工经营场所环境恶劣,设备、器具残留污物病原体,易在后续操作中污染食品。

误食风险:

雨水可能冲散农药、鼠药、化工原料;灾后野蘑菇、野菜等难以辨别,误食风险高。

核心要求与防控措施

对消费者的提示:

饮水安全是首位:

首选饮用瓶装水、桶装水等可靠来源的包装水。使用自来水,须确认供水部门已检测合格并通告安全。不饮用生水、来源不明或浑浊异味的水。不确定的水必须彻底煮沸(持续沸腾5分钟以上)。

严把食品入口关:

切勿食用所有被雨水、污水浸泡过的食品(无论包装是否完整),发霉、变质、变味、变色的食品,来源不明、包装破损或标识不清的食品,死因不明或来源不明的畜禽、水产品;因停电导致冷藏温度(0—8℃)失效超过2小时或冷冻食品已解冻的易腐食品(肉、禽、蛋、奶、水产、熟食等),不宜食用;被雨水浸泡的粮食绝对不可食用,受潮粮食须彻底干燥并仔细检查霉变,霉变粮食必须销毁。

谨慎采食:

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野菜、野果等不明来源的野生植物。

对餐饮服务单位的要求:

履行主体责任,严格自查自纠:

恢复生产经营前,必须彻底清除经营场所内的淤泥、污物、垃圾。对场所(墙壁、地面)、设施设备、工器具、容器等进行全面、有效地清洗和消毒,保持环境干燥通风。被雨水浸泡的食品加工设备、冷藏冷冻设备、餐饮具等,须经彻底清洗消毒并确认功能正常、无污染残留后方可投入使用。

全面清理库存:

对受淹、受污染、腐败变质、霉变或来源不明的所有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必须坚决销毁并做好记录。

严控原料采购:

切勿采购来源不明的食品及原料。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

规范加工过程:

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确保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工用具清洁消毒、人员健康卫生。

及时报告处置:

发现食品安全隐患或问题,立即停止生产经营,主动封存问题食品,并及时向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应急处置与报告

如不慎食用了可疑食品,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保留可疑食品样本,并及时就医。发现餐饮服务单位存在制售被淹食品、腐败变质食品等违法行为,请立即拨打12315热线或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灾后重建,食品安全是民生底线。请广大市民提高警惕,科学防范;食品生产经营者务必严格自律,落实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严防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据“内蒙古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