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夕,北京市朝阳区73岁的卢志英老人搬回了适老化改造后的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2021年老伴去世后她曾搬离生活40多年的家。2024年10月底得知朝阳区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她当即申请。不到2个月,收到5000元政府补贴的卢志英安装了智能马桶、防滑瓷砖、老年扶手。如今她独自居住安心舒适,“智能马桶坐上去热乎乎的,真好”,子女也“放心得很”。
这项改造得益于国家对“两新”工作的支持。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明确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对居家适老化改造所用物品和材料购置给予支持。
2024年10月,北京市出台《北京市促进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消费工作方案》,明确为全市有需求的户籍老年人家庭提供适老化改造服务。
吉庆里社区工作人员戚宇凡发现,费用是阻碍老人改造的主要顾虑,“老人们节约惯了,认为能将就就行”。政策精准切中痛点:朝阳区按年龄段提供60%—80%的改造补贴,上限5000元。
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介绍,本次家庭适老化改造首次使用超长期国债资金支持养老领域消费品以旧换新,任务紧、资金量大、关注度高。数据显示,朝阳区已为10034户家庭发放补贴约3600万元,带动约6089万元老年家庭消费,每1元补贴激发近1.7元消费,撬动效应显著。
近日,《河北省2025年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补贴实施细则》印发,明确购买指定类别产品,按销售价30%给予补贴。地面改造、卧室改造等6大类产品,每类补贴1次且不超过2000元。
河北省大名县民政局老龄办副主任崔波表示,该政策既减轻老年人购买负担,也刺激市场需求,提升生活质量。近年来,该县已完成1000余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的基础适老化改造。
崔波介绍,政策落实还注重个性化服务,当地通过动态调整机制精准适配需求,在硬件改造基础上同步推进关怀服务,成效显著。
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