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领域迎来多路资金涌入。一方面,多家创投机构、股权投资基金加速布局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赛道;另一方面,不少地方还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并谋划组建相关产业基金,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人形机器人重点领域。
受访专家表示,各界资本的青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活水”,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落地。同时,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具有长周期、高技术密集度与生态依赖性等特点,也决定了其发展绝非一蹴而就,需具备战略耐心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长期资本持续护航。
7月9日,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星海图宣布近日接连完成A4轮及A5轮战略融资,两轮合计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星海图方面介绍,自2025年开启A轮系列融资以来,企业持续获得战略投资方、国家级产业基金以及一线财务投资机构的共同加持。目前,公司Pre-A轮及A轮总融资规模近15亿元。
此前的7月7日,具身智能企业北京星动纪元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5亿元A轮融资。据悉,本轮融资由鼎晖VGC和海尔资本联合领投,多家知名财务机构及产业资本跟投。来自IT桔子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具身智能和机器人领域融资额已突破230亿元,超过2024年全年的总和。
创投机构密集出手的同时,近期多地也接连设立政府引导的产业基金,推动更多资金投向人形机器人重点领域。近日,规模为100亿元的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设立,该基金将重点投向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核心领域。记者还注意到,仅今年以来,就有武汉、深圳、南京、苏州、合肥、上海、北京亦庄等地筹备和设立机器人和具身智能相关基金,规模从2亿元至100亿元不等。
与此同时,不少地方还通过财政资金支持等措施,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例如,广东省财政年初预算安排涵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在内的“制造业当家”相关资金262亿元;宁波提出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对承接国家揭榜挂帅任务的联合体创新项目,给予200万元的奖励。
不过,受访人士也表示,整体来看,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尚处于发展初期,其发展本身就是一场技术、资本与时间的“马拉松”。
专家认为,多层次的资本支持,能够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实现从核心技术突破、场景验证到规模化落地及生态构建的全周期赋能。具体而言,需精准把握具身智能这一未来产业的发展规律,优先引导“耐心资本”通过专项基金支持核心技术攻关与早期验证;在资本接力上,VC(风险投资)阶段侧重底层技术自研,PE(私募股权投资)/产业资本阶段聚焦垂直场景商业闭环与量产降本,Pre-IPO(预上市)/并购阶段支持头部企业整合生态,从而加速技术收敛与商业化进程。
据《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