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这背后,更加积极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成效显著。进入下半年,助力促消费、扩投资,财政政策继续靠前发力。业内人士预计,财政部门将主抓落实,加快推动存量政策落地见效。下半年的财政政策仍需主动作为,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
力度大 促投资扩消费显成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行至年中,财政政策执行成效如何?
强度“加力”,财政支出增速高于收入增速。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之和为11.2万亿元,同比下降1.3%。一般公共预算与政府性基金预算两本预算支出之和为14.5万亿元,同比增长6.6%。
“这意味着两本预算的财政支出增速大幅高于财政收入增速7.9个百分点,而且高于名义GDP增速,反映出上半年财政政策非常积极。这主要源于今年财政赤字率提高、专项债和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新增规模扩大。”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
政府债券规模上更加给力。今年以来,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靠前发力、协同发力,“两新”“两重”促投资扩消费效果明显。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2000亿元用于支持设备更新,已安排资金约1730亿元,使用进度86.5%;3000亿元用于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已下达资金1620亿元,使用进度54%。
值得注意的是,发行加快的同时,新增专项债资金投向领域更多元。具体来看,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1.5万亿元,占比为69.6%。“其中1726.7亿元用作项目资本金,占比为11.5%,较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更好地发挥专项债券资金的撬动作用。前五大投向分别为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其他交通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农林水利和铁路。”罗志恒分析称。
(下转3版)
编辑:超级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