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财会信报业界学术 科创板加力服务优质科技企业   资本市场包容性改革迎来新突破 多维跃升!人民币在全球货币舞台的崛起之路

第7版:业界学术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6 月 23 日 星期一   07

多维跃升!人民币在全球货币舞台的崛起之路

本报记者 李娜 秦铭明

2025年,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的表现堪称亮眼,从汇率波动到跨境合作,从市场主体选择到货币联动效应,一系列动态正勾勒出人民币信用稳步攀升的清晰轨迹。

汇率波动中的价值锚定

2025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呈现独特韧性。截至6月16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789元,虽单日微贬17个基点,但年内整体在震荡中保持升值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人民币汇率指数的分化走势——名义有效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呈现不同波动曲线,折射出全球货币格局的深刻调整。外部环境中,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美债市场波动及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引发美元指数走弱;而中国国内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的超预期表现,叠加国际机构纷纷上调经济增长预期,让人民币成为投资者眼中的“稳定锚”。

国际合作的破冰之举

在货币合作领域,人民币正以制度创新拓展国际“朋友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与土耳其中央银行续签350亿元人民币(1890亿土耳其里拉)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并建立土耳其人民币清算安排。这不仅为双边贸易投资提供了本币结算便利,更标志着人民币在新兴市场国家的认可度达到新高度。此类合作机制的常态化,正将人民币信用嵌入全球金融网络的关键节点。

香港金融枢纽的赋能升级

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沿阵地,香港正加速构建人民币资产生态。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在财新夏季峰会上透露,计划年底前将人民币柜台纳入“南向通”,扩大人民币计价股票交易。这一举措将显著提升人民币在跨境资产配置中的活跃度,充分发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桥梁作用,向全球市场释放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信号。

市场主体的信心转向

外贸企业的结汇行为成为观察人民币信用的微观窗口。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显示,企业结汇意愿自2024年12月触底后持续回升。美元资产波动率加剧、美债市场风险暴露,促使外贸企业加速将外汇兑换为人民币,这种“用脚投票”的行为,实质是对人民币资产安全性与增值潜力的认可,凸显人民币在实体经济层面的信用根基愈发牢固。

货币联动的格局重塑

韩国央行研究揭示的“中韩货币强关联”现象,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新注脚。自2018年以来,韩元和人民币的汇率相关性维持在0.6左右,在中美贸易摩擦、美联储加息等重大事件冲击下,这种联动性尤为显著。这既源于中韩紧密的贸易依存关系,更表明人民币正从区域货币合作中积累国际影响力,其稳定性与政策传导能力逐步获得国际市场认可。

从汇率机制到合作网络,从金融市场到实体经济,人民币信用的提升已形成多维共振的发展态势。随着更多制度创新与市场实践的推进,人民币正稳步迈向全球货币体系的核心圈层,为国际货币格局的多元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