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5家保险资管公司2025年一季度成绩单正式披露,行业营收、净利延续普涨态势。数据显示,5家机构合计营收同比增长近8%,净利润增幅超23%,超九成存量保险资管产品年内斩获正收益。在发行端,一季度保险资管产品登记数量同比翻倍。伴随保险资金规模稳居大资管行业首位,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荒”挑战倒逼机构加速突围,拉长久期、加码红利资产、拓展另类投资成为主流策略。
一季度业绩回暖 产品发行数量同比翻倍
截至6月16日,已有5家保险资管公司通过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网站发布了一季度信息披露报告。包括人保资产、太保资产、泰康资产、中意资产、安联资管在内的5家保险资管公司一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26亿元,同比增长近8%;合计实现净利润约11亿元,同比增长约23%。
报告显示,上述5家保险资管公司2025年一季度均实现盈利,3家公司净利润实现同比正增长。
一季度保险资管产品发行市场“暖意融融”。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6日,今年市场共登记330只保险资管产品,其中一季度共登记156只,较2024年一季度的75只实现翻倍增长。
平安资管一季度发行41只保险资管产品,数量位居首位;其次是泰康资产发行27只产品;光大永明资产发行25只产品;大家资产、华泰资产分别发行18只产品。
从已发行产品年内业绩来看,Wind数据显示,剔除今年新发行的产品,在已披露最新业绩的1349只保险资管产品中,1217只产品年内实现正收益,占比超九成。65只产品年内年化回报率超20%,其中包括27只普通股票型产品、11只权益类产品、8只混合类产品、6只固定收益类产品。
而在年内年化回报率为负的130只产品中,其中包括22只权益类产品、21只普通股票型产品、18只偏股混合型产品、16只固定收益类产品、16只混合债券型二级产品。从管理人来看,17只为太保资产管理产品,12只为华安资产管理,10只为太平资产管理。
规模有望再攀高峰 “资产荒”仍为挑战
不同于其他资管平台的是,保险资金核心在于通过资金池运作实现资产负债联动。“险资资产配置需契合负债特性,核心在于实现收益、久期与现金流匹配。”国信证券分析师孔祥表示,这具体体现在精细化分账户管理;强化久期缺口管理;加强现金流匹配能力。
(下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