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贺向军 袁新建)6月18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一口气推出8项金融政策,引发业界广泛关注。据记者了解,这些政策涵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人民币国际化、离岸金融创新等多个领域,被视为推动中国金融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此次发布的8项政策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筹建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批准设立个人征信机构、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推进自贸离岸债市场发展、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在上海试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以及联合证监会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分析指出,这一系列政策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高度契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地位;而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个人征信机构的设立,则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与风险防控能力。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碳减排支持工具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试点,彰显了中国通过金融手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认为,这些政策体现了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目标的有机统一。一方面,通过完善金融基础数据体系,如设立交易报告库和征信机构,强化信息透明度,为金融监管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大力发展自贸离岸债、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等举措,直接服务实体经济跨境融资需求,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此外,数字人民币国际化、离岸贸易金融创新等改革措施,则为金融市场注入新活力,提升中国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这8项政策的协同推进,不仅打通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也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筑牢防线,更标志着中国金融改革向更深层次迈进。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地实施,将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体系现代化建设,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提升,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