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财会信报业界 医学类高校采购内部审计的实践与思考

第6版:业界 PDF原版PDF原版
pdf阅读器免费下载 版面导航
声明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6 月 09 日 星期一   06

医学类高校采购内部审计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类高校采购规模扩大,品类众多,且越发呈现专业化、多样化的特点。目前高校采购内部审计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对不断发展的采购的监督需求,这就对高校采购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X高校为例,对其内部审计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出X高校采购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困境的建议以促进医学类高校采购的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推动高校健康发展。

一、X高校采购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医学类高校采购货物专业性较强,增加采购内部审计的风险

采购内部审计需要对采购业务的预算审批、采购方式、价格、招标文件、合同、付款方式等重要环节及内容的合理性、合法性、规范性进行监督和评价,审核拟采购货物、服务的审批立项是否符合程序办法,采购资金是否已经落实到位,规格、型号、性能配置等是否超标。医学类高校采购货物一般多以医学实验设备仪器为主。设备参数专业性强、更新换代快,参数相近的设备,价格差距较大。这就给采购内部审计带来审计风险。

(二)对高校内部审计的认识不够

近年来,审计职责范围发生较大变化,导致高校内部其他部门(学院)对内部审计的认识存在滞后性。

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将内部审计范围由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扩展到单位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同时将对单位经济业务的管理和效益纳入内部审计职责范围。而其他部门 (学院)对内部审计职能的认识仍以审核为主。其次,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的认识也存在滞后性。在审计开展过程中,一些高校的审计理念仍未发生转变,审计思维还停留在财务审计阶段,对新的审计职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加之高校的采购业务政策性和专业性强,业务类型和环节复杂,内部审计部门在工作推动上存在畏难情绪。

(三)X高校内部审计参与到具体业务工作中,影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目前,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学校的监督部门,负责监督学校的采购、合同等具体业务。在实际执行过程当中,审计机构又以直接参与审批节点的形式参与到业务环节当中。例如,在采购申请审核环节,内部审计机构在需求部门对采购事项进行论证后,通过审核议价论证材料、再次开展测算和询价等工作,形成采购控制价并作为最后实施采购的采购控制价;在合同审核方面,内部审计机构在合同审批环节直接作为流程节点参与审核工作,主要负责审核合同中与付款相关的条款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以上情况内部审计机构以监督部门身份直接参与业务流程,可能会导致审计职能与业务职能的混淆,使得内部审计机构难以保持应有的独立监督立场,从而影响审计结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增加内部控制失效和审计风险的可能性。

(四)X高校内部审计对采购业务全过程监督管理不到位

内部审计对采购业务全过程监督管理不到位,主要体现在:第一,结合前文X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参与到采购业务中,对其预算价格及招标文件、合同等经济条款进行审核,对采购业务后续环节并未建立监督机制。第二,X高校对采购业务审核后出具预算控制价,直接介入到采购业务中,当内部审计机构发现问题时,提出的审计建议的权威性受到质疑,进而制约了内部审计机构开展采购业务专项审计的频次,未将采购监督纳入常态化的年度审计计划,导致监督出现盲区。

二、X高校采购内部审计的优化策略

(一)明确采购业务相关部门职责

1.进一步明确采购申请部门的主体责任

采购申请单位作为采购预算编制的主体责任单位,强化立项前市场调研及论证工作,科学合理确定采购需求和编制采购预算,负责合理编制货物或服务采购需求清单,清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名称、技术参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并派专人负责询价,原则上两人以上参与询价工作,部门负责人对编制的采购预算的真实性、合理性负责。

2.进一步明确采购归口管理部门的管理责任

采购归口管理部门对采购申请单位提交的采购货物(服务)的预算落实情况,审批情况,技术参数、规格型号、数量等进行审核,所有资料完善后委托内部审计机构备案或审计;同时,对日常办公设备、家具、教学通用设施需按日常办公与教学通用设施配置标准暂行规定的要求审核是否符合配置标准。

(二)优化采购业务审计方式

X高校内部审计机构根据不同的采购预算金额采取不同的审计监督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备案制;二是审核制。备案制主要针对采购项目预算金额100万元(不含)以下的采购项目。

采用备案制的采购项目经采购归口管理部门初审后,在实施采购前,先将采购预算报送内部审计机构备案,获得备案通过后,进入后续采购程序。该备案价格成为项目最高限制价。审核制主要针对采购项目预算金额100万元以上的采购项目。采用审核制的采购项目经采购归口管理部门初审后,在实施采购前,先将采购预算送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内部审计机构按规定出具关于预算控制价的审计报告。采购归口管理部门再进行后续采购程序。采购归口管理部门在经过审计备案或审计确定的价格内实施采购。

采用两种方式进行采购业务监督,其主要优势在于第一,在领导层未允许内部审计完全脱离采购业务流程性审核的情况下,较大可能保持审计独立性。第二,在降低虚报采购预算风险的同时,提高采购业务的效率。

(三)定期开展采购业务专项审计

上述备案制和审核制比较偏向于日常单个采购项目的流程性审核,对单位内部采购业务整体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风险关注不够。X高校内部审计机构以管理审计理念为指导,对全校采购业务开展专项审计。X高校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学校需要,将采购项目的全部过程或部分环节纳入年度审计计划,对采购管理的完善性、决策程序的合规性、实施程序的规范性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审计。

采购业务专项审计重点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管理机制

一是组织管理。学校采购业务是否建立领导和工作协调机制;业务相关部门职能分工是否明确;是否履职到位。二是制度流程。管理制度与业务流程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三是岗位设置。采购管理部门是否配备专业人员;不相容岗位是否分离。

2.采购预算与计划

是否按照规定编制采购计划和采购预算;计划和预算安排是否合理;计划和预算调整依据是否充分;计划和预算调整审批是否执行相应审批程序。

3.采购立项

是否建立采购立项审批制度;是否进行集体决策和论证;采购方式是否正确;采购价格是否经过市场询价。

4.采购活动

招标环节,招标代理机构是否具备相应资质;招标文件编制是否合规。投标环节,投标单位是否具有相应资质;是否存在串标、围标、陪标等情况。开标环节,评标记录是否完整;评标结果是否依据充分。定标环节,中标结果是否及时进行公示。

5.合同管理

一是合同签订。是否按照中标通知书要求的时限签订合同;合同与招标文件是否一致;合同签订是否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审批。二是合同执行。是否对合同履约进行全过程监督;合同变更是否进行审批。

6.验收及付款

是否建立验收制度;验收之后是否及时投入使用;是否存在闲置、重复购置、以旧替新等情况。付款环节是否按照合同条款进行支付;付款环节是否符合学校有关规定。

7.档案管理

档案保管是否齐全,包括采购预算计划、招投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等;档案是否专人管理。

三、建议

(一)引入新思维,正确认识内部审计

首先是转变高校管理者对于内部审计的态度。改变管理者对内部审计传统的接入业务流程式的“审核”,正视内部审计在采购管理中的独立监督作用。通过风险导向的审计,查找采购管理中的风险点,提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审计建议,进而获得管理者对内部审计的认可。

(二)建章立制,明确审计流程

建立完善的采购业务规章制度,明确采购业务相关部门职责,特别是明确采购申请部门的前期论证主体责任和采购归口管理部门的管理、监督责任,从而为内部审计机构独立履行监督职能有制度可依。

同时,进一步明确采购业务审计流程和职能,维护审计独立性的同时,提高审计质效。

(三)维护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维护审计权威性关键在于审计的专业性,因此,提高审计权威性一是要持续优化调整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作用,建立由学校校长或书记直管的独立审计部门;二是要分管审计工作的主要校领导经常发声,宣传内审文化,为开展审计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维护审计独立性关键在于职责清晰,因此,保持审计独立性需要进一步明确审计职责,对违反或不按照制度执行的事项,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在职责范围内敢于提出审计意见,尽可能杜绝“特殊情况”的出现。

(四)定期开展采购业务专项审计

高校内审机构应定期开展高校采购业务专项审计,对高校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和组织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做出审计评价,对采购业务全过程进行审计监督,以促进采购管理的改善、采购水平的提升。高校采购业务专项审计应重点关注学校采购管理机制、采购预算与计划、采购立项、合同管理、采购验收与资金使用、采购效益与档案管理等环节,对采购管理活动进行全链条、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监督。

(五)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高校采购业务审计制度需要专业人员执行并落实,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专业能力强的审计人员结合,才能保证执行到位。因此,需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首先要建立内审人员定期培训机制。安排培训预算,鼓励审计人员通过集中培训、继续教育和证书考取等方式,提升专业能力。其次,建立审计部门内部学习机制,学习最新的政策法规、审计案例和部门其他人员丰富的审计经验。再次,要加强与其他高校的经验交流。到经验丰富的其他兄弟院校开展交流研讨、座谈会,研究学习其先进的审计方法,取长补短。最后,高校内部审计机构需要配置具备政府采购经验或相关专业的审计人员。

四、结论

通过明确高校采购业务相关部门的职责以及优化采购业务审计方式,进一步维护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在此基础上,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采购业务审计时,应当全面正确认识当前内部审计,贯彻落实采购内部审计工作方法,不断更新思维,健全高校采购业务审计工作方法。

(作者:陈天涛 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编辑:超级管理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朗读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