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袁新建)5月13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发布《保险机构适老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旨在通过标准化指引提升保险行业对老年群体的服务质量,积极响应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
规范制定背景与核心内容
《规范》由国寿寿险、阳光产险牵头,多家头部保险机构参与编制,历时一年多完成。编制过程中深入调研老年客户在保险服务各环节的痛点,总结行业优秀经验,并广泛征求监管机构及行业内外意见。
标准内容覆盖服务全链条,包括渠道适老化、环节适老化、权益保护。
三大特点凸显适老服务导向
政治性与人民性并重:将适老服务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通过优化服务便捷性(如上门办理、方言服务)和实用性(如扩大慢性病保障范围),切实增强老年人获得感,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全流程标准化覆盖:首次统一行业适老服务标准,例如要求柜面设置老年人专属窗口、互联网平台提供“关怀模式”、电话客服延长人工响应时间等,解决此前各机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兼顾当前与未来需求:既明确基础规范(如保留纸质保单、简化健康告知),又提出前瞻性指引(如探索“保险+居家养老”融合服务),为行业长期适老服务升级预留空间。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2.8亿,老年群体保险需求持续增长,但行业长期存在数字化鸿沟、服务流程复杂等问题。
《规范》的落地将推动保险机构统一服务底线、创新适老产品、强化社会责任。
中保协表示,下一步将推动标准在行业内落地应用,持续完善适老化服务评估机制,引导保险机构将适老服务纳入长期战略,为“银发时代”提供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
编辑:超级管理员